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lass in /home3/myrunners/public_html/itudia.com/share/wp-content/themes/sim/header.php on line 25
class="post-template-default single single-post postid-13385 single-format-standard">
大马时事 国际天地 影视世界 娱乐八卦 心理测验 生活小贴士 宇宙探秘 脑洞知识 揭秘历史 人生励志 爆点科技 其他

[马来西亚vs新加坡] 9大美食大战!差别和由来比拼

Posted on Tuesday, June 4th, 2019 and under 大马时事.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before in /home3/myrunners/public_html/itudia.com/share/wp-content/themes/sim/single.php on line 19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sep in /home3/myrunners/public_html/itudia.com/share/wp-content/themes/sim/single.php on line 19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after in /home3/myrunners/public_html/itudia.com/share/wp-content/themes/sim/single.php on line 19
Tags:

大马美食输新加坡 大马美食全球排第20位,我们现在来看看差别和由来比拼:

(1) 椰浆饭 – Nasi Lemak

椰浆饭 - Nasi Lemak

马来西亚美食三宝之椰浆饭。在文莱,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很常见到的一道美食,主要材料有大米、椰汁等,辅料有椰浆丝、鸡蛋等,口味偏清淡。在印度尼西亚也有类似这样的美食,称作“乌督饭”。

关于椰浆饭的来源,有这样的说法:在马六甲的一个小村落里,有位叫Mak Kuntum的妇女,她是当地非常著名的传统按摩师,而在她外出工作的当儿,她的女儿Seri就负责家务包括准备家里的伙食。有一天当Seri准备晚餐时,她不小心把椰浆倒入一锅正在煮着的米饭里。当米饭渐渐煮熟时,香味四溢,她心想:也许味道还不错吧!当Mak Kuntum回来时,她发现晚餐的饭跟平时不一样的味道,就问了很多次:“这是什么饭?”(Nasi apa ni?) 女儿回答说:“就是饭啦!”(Nasi lah mak). Mak Kuntum 误听成了,”Nasi Lemak”。

结合了白米饭与椰浆、江鱼仔,鸡蛋,花生和叁巴(sambal)的椰浆饭,在之前是给予农夫们足够体力工作的早餐,后来再渐渐传遍整个马来半岛,成为全民早、午、晚餐的选择。

一碟椰浆饭其实就像是大马人般,结合了来自各地、各族的特色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味道。

(2) 肉骨茶 – Bak kut teh

肉骨茶 - Bak kut teh

起源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巴生、后来传入新加坡、中国大陆、台湾、海外华人地区。

肉骨茶的由来:很久以前,中国人远渡重洋来到马来西亚谋生。由于先辈们的教育水平不高,也没有资本做生意,于是便到矿场里采锡矿当矿工。矿工们长期需要浸泡在矿井内或在矿山沟里采矿,因为当地常年多雨,不少矿工们因此积劳成疾需要进补,但买不起那些昂贵的中药材补身。后来有一位稍懂中药医理又怀有仁心的锡矿老板,体恤矿工们的疾苦,另一方面也希望属下员工可以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于是就写下了中药配方吩咐厨房熬了一锅药材骨头汤让员工驱寒。当时的一碗用肉骨熬煮驱寒的药材汤加上一大碗的白饭,就是老先辈们用来驱寒及消除疲劳,开胃又丰富的一餐了。肉骨茶不但美味,而且营养丰富,能提供所需的能量,并且能抗风寒,很快便在劳工间流传开来。渐渐地,肉骨茶就成了新马两地人人喜爱的美食。现在由于人们经济条件转好了,又演变成加了多姿多彩,材料丰富奢华的肉骨茶版本,有些甚至加了鲍鱼、海参等昂贵的山珍海味,药材配方也随着地域性的人群口味喜好慢慢的做出了更改。

常见的肉骨茶风味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 潮州派:颜色较浅,但汤里用上更多的胡椒,所以有较重的胡椒味。
2. 福建派:颜色较深,因为用上较多豉油(黑酱油)作调味,所以有较重的药材味。
3. 广东派:加入中国药酒,以加强其药效。

现时在新加坡,潮州派较为盛行,而在马来西亚则以福建派较为盛行。

(3) 福建炒面 – Fried Hokkien Mee

福建炒面 - Fried Hokkien Mee
是一种源于吉隆坡的华人传统面食,也是当地的代表性美食之一,在吉隆坡当地人一般都称之为福建面或称福建炒,在马来半岛地方,也有人将其称为福建炒大碌面。起源于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的茨厂街,是早期福建籍的移民所贩售的面食,所以该料理被冠上“福建”这名号。其所料理的方式是继承与福建沿海一带,但这种面食在福建一带无法寻获,是早期移民至吉隆坡的华人为适应当地炎热气候所研发的面食。

(4) 猪肠粉 – Jyu Cheung Fan

猪肠粉 - Jyu Cheung Fan
猪肠粉又称斋肠,是一种使用米浆制作的广东食品,在香港马来西亚是常见的街头小吃。马来西亚的猪肠粉是随着早期中国南来的移民而带来,当地的吃法除了在猪肠粉上淋上各种酱料后直接使用,还习惯搭配鱼丸、猪肉丸、腐竹、猪皮或各种酿豆腐的材料来使用,酱料多使用辣椒酱、甜酱、虾膏或咖喱酱,多在早餐或下午茶时间享用。随着猪肠粉已落地超过百年,目前已经在地化,在当地除了卷成猪肠装外,也有成扁平状。在马来西亚霹雳州安顺(Teluk Intan)的猪肠粉特色则以加入炒香调味的沙葛、虾米及油葱酥,使用时搭配独特腌辣椒。

(5) 炒粿条 – Char Kway Teow

炒粿条 - Char Kway Teow
炒粿条是潮州人的小吃,也是马来西亚槟城潮州人的代表性美食,在马来半岛各处的茶餐室、美食中心或路边摊都可找其踪迹。香港称作炒贵刁。

经过百年的发展,炒粿条流传至马来半岛各地,甚至出现马来人版本的炒粿条。经过三代华人的流传,从原本潮州风味的“潮州炒粿条”,慢慢简化成符合本土的“炒粿条”,马来半岛各州的炒粿条也开始出现些许差别。吉隆坡的炒粿条时使用的粿条较为细长,在炒制的过程中,也会添加黄面增加口感;槟城人所使用的粿条较为宽厚,主要以酱油和鱼露调味,因此颜色较浅。在霹雳州的怡保和金宝一带,甚至将炒粿条名称更换至“炒蚶蛋粉”,彻底融入当地广东人中。

虽然各地所使用的粿条或配料略有不同,但味道差异并不大,都是以酱油、黑酱油为主要酱料,嗜辣者还可以配上参巴辣椒酱,使炒粿条的味道在咸甜中带点辣味。炒粿条的佐料主要有虾仁、鸡蛋、腊肠、绿豆芽、鱼饼和韭菜。新加坡炒粿条还用了些许的甜酱油。随着槟城小吃名声远播,许多的摊贩和店家虽然没有遵从槟城原本的做法制作炒粿条,但竞相冠上“槟城炒粿条”一名,吸引更多顾客上门。

(6) 干捞云吞面/馄饨面- Wonton Noodles

干捞云吞面/馄饨面- Wonton Noodles
起源于广州,五十年代在香港蓬勃兴起,云吞面随着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华人移民潮,传入了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一带,由于当地炎热的气候及偏好重口味,因此较为盛行吃以酱油、黑酱油和香油混合的干捞口味,再搭配青菜及叉烧,云吞汤则独立盛在另一个小碗内,当地也习惯将云吞面称之“干捞面”。

马来西亚各地干捞云吞面的酱料会略有不同,在吉隆坡一带,因添加较多的老抽、生抽、蚝油、猪油等,颜色会较为暗沉;在北马的槟城一带,较少添加生抽,因此颜色较为浅白;南马的柔佛一带多加上蕃茄酱,因此颜色带点红,面条的味道略带酸甜。

(7) ABC冰/红豆冰 – Ais Kacang/Air Batu Campur

ABC冰/红豆冰 - Ais Kacang/Air Batu Campur
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一种广受欢迎的刨冰甜品。它更被马来西亚官方誉为“国民甜品。初时候,ABC冰只是在刨冰上加上红豆。到了后来,加在刨冰上的配料愈来愈多,如多种水果、芦荟之类,使现今ABC冰颜色变得色彩斑斓。

(8) 叻沙 – Laksa

叻沙 - Laksa
是一道起源于马来西亚的面食料理,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代表性料理,主要材料有虾羔、虾米、干葱等。叻沙有非常多不同的种类,难以比较各有千秋,不同族群和地方对于叻沙的做法和味道也有极大差异,一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所指的叻沙多为咖喱叻沙(Curry Laksa)或亚参叻沙(Asam Laksa)。

(1)咖喱叻沙(Curry Laksa) – 娘惹叻沙(Nyonya Laksa),泰国叻沙(Thai Laksa), 加东叻沙(Katong Laksa)
(2)亚参叻沙(Asam Laksa)– 槟城叻沙(Penang Laksa),玻璃市叻沙(Perlis Laksa),吉打叻沙(Kedah Laksa),怡保叻沙(Ipoh Laksa),江沙叻沙(Kuala Kangsar Laksa)
(3)砂拉越叻沙(Sarawak Laksa)
(4)东海岸叻沙(Pantai Timur Laksa)– 叻参(Laksam),吉兰丹叻沙(Kelantan Laksa),登嘉楼叻沙(Terengganu Laksa)
(5) 其他 – 柔佛叻沙(Johor Laksa),茂物叻沙(Bogor Laksa)

(9) 炒萝卜糕/炒粿角/炒菜頭粿 – Fried Rice Cake/Char Koay Kak/Chai Tow Kway

炒萝卜糕/炒粿角/炒菜頭粿 - Fried Rice Cake/Char Koay Kak/Chai Tow Kway
是一种广东食品,除了作为粤式茶楼的点心外,在广东和香港更会作为贺年食品,寓意步步高升。萝卜糕在台湾、新加坡及马来西亚也甚为普遍。当地华人以闽南、潮汕语称之为菜头粿,客家语称之为萝卜粄或菜头粄。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福建、潮州籍贯的“菜头粿”通常以炒萝卜糕的方法为主。做法则是将已蒸煮好的萝卜糕切成小块(“粿角”),再以甜酱油、葱花、鸡蛋、蒜粒一拼放到油锅中炒热便成。马来西亚的粤式点心楼与茶粿摊子则有销售传统萝卜糕,并以甜酱和特制辣椒酱调味。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