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春秋史第七章:》
巫统上位主导政权,马华从此被边缘化
文:张丹枫
图:林凯文
上文说到,由巫统,马华和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在全国局部大选中取得大胜。联盟的胜利,标志着已掌握马来亚独立斗争的主动权,国家党再也不是主要发言人。
巫统能够击败国家党,显示了马来人支持巫统来领导他们,尽管拿督翁有崇高的威望,劫不能顺应潮流。至于马华公会,虽然华人社会对席位和语文问题存有异议,但仍无反马华之意图,再说当时也没有另一个足以代表华人的政党立足政坛。人民支持马华公会乃是顺理成章的事。
巫统上位主导政权,马华从此被边缘化
从战后1945年到1955年的10年变化看来,华人的政治思潮已有了转移,但并不足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政治上无法发挥作用。
从马共于1948年被宣布为非法组织后,华人的政治领导权便转到马华公会的身上。可是华人本身除了存有不同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外,也对马来亚的政治未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马来亚华人的政治活动,仅局限于上层社会的华人和受西方教育的华人。特别是留学英国的智识份子,比较得到英国人信任,他们被鼓励在政治上活跃。
《巫统上位主导政权,马华开始被边缘化》
在当时的情况,英国人对华人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尽管中共于1949年夺得中国政权的翌年,即受到英国在外交上的承认,但作为马来亚的统治者,英国却把华人当成是亲向左派的,以致在后来英国采取更为明显的分化政策,将马来人和华人分成两个个别的社会,且漠视华社的意见。
马华公会固然是受到英国支持及鼓励而成立的,用以抗拒非法的马共,实质上英国并不重视这个政党的代表性,尤其是进行宪制谈判时。英国人对华人态度的改变,虽然与国际政治的变化有关,尤其是中共的胜利,带来更多的顾忌,但也无可否认的,战后以来直到1955年,华人社会中的思潮,仍无办法摆脱与中国的联系,分成亲中共和亲国民党的派系。这可从舆论界中的言论窥见一斑。
甚至拿督翁也曾指责马华公会内的国民党派,《意图将马来亚变成中国的一省》。即使是在马来亚独立后,东姑阿都拉曼于1959年,因马华内部对政府的教育政策引起争论时也宣称《国民党有组织地渗透华人团体诸如马华公会》。这当然没有事实根据。
马华公会在当时有国民党份子在内,是不足为奇的。因为有地位的商人在早期与国民党密切联系,甚至是国民党员也是众所周知的事。这些人大部份的是受英文教育的知识份子、头家和在发行福利彩票后吸纳的中下层阶级。
总而言之,当时的马华政治思潮,是代表着一群寻求安定生活而保障既得利益者,顺带成为华人利益的保障者,为英国政府所接受的合法代言人。
马华成立的背景是为了取代已被列为非法的马共,成为华人的保护者。马华的目标在于赢取华人的信心,使他们远离马共,并协助英国殖民政府早日解决马共叛乱,从陈祯禄的私人文件记录中显示,他原本组织马华公会,并不是基于反共的,而是声称保护华人利益。
为了保护当时马来亚华社的升斗小民,陈祯禄致力于使其他族群相信,不是全部华人都倾向马来亚共产党。因此主张华人领取公民权,以成为马来亚的人民。陈祯禄原本的用心是良好,和平的。而他的诉求,也得到英国殖民地政府的支持和信任。但是陈祯禄的信念,却因为发生一件意想不到的悲剧而快速转变。
《一枚手榴弹,炸碎和平梦》
马华1949年2月创党之后的第三个月,陈祯禄在怡保一项集会演讲时,被人抛掷手榴弹,结果五人受伤,包括陈氏在内。虽然行凶者潜逃,但陈氏及马华怀疑是马共所为。
自此事件后,陈祯禄对共党有了仇视,原本的和平信念,被那颗手榴弹炸灭了。他甚至于1951年6月29日,写信给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攻击共产党世界并促请美国领导克制共党的活动。马华的反共立场变得更为明显,这和联盟的政策及国家的政策取得一致。
另一方面,联盟政府为了取得国家的和平,在与英国争取独立的过程中,也希望能使马共放下武器,以消除威胁。《华玲会谈》便是当时的产物。
东姑阿都拉曼在其回忆录中,阐述他与陈平会谈的经过:《7年蒙受的痛苦(指紧急法令的实施)有一项行动尚未尝试,我想为什么不面对面会谈?一旦有了会谈,我们便会知道我们站在那里,直接的接触是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
华玲会谈于1955年12月28日及29日举行,陈平率领马共代表团,政府方面的代表团由联合邦首席部长东姑阿都拉曼率领,团员包括新加坡首席部长马绍尔及马华公会会长陈祯禄。
东姑说:《我向陈平保证我将赢得独立。作为第一个步骤,我将会获得控制内部安全及本地的武装部队,而我同时也有权力特赦,因此我要他同意放下武器及离开森林。 》
《我告诉他(陈平),我正要前往伦敦商谈接管内部安全权力及全面管制紧急法令。如果达致独立是马共的共同目标,那么他没有其他选择,唯有停止战斗。我给他考虑我的话,但翌日当会谈继续时,他断然表示不会投降。换句话说,他不会接受赦免,因为形同投降。 》
因此马来亚政府继续与马共作战。到了1960年大致上安定了局面,才宣布终止实施12年的紧急法令。
《华人政治,三头马车》
华玲会谈虽然表面失败,但是在争取华裔信任方面,联盟政府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华玲会谈从政治思想上来说:是政府决心要争取人民的支持,尤其是华人,以使马共不能发生作用。这个局面的改变,也导致华人政治思潮发生了变化,从独立前后的演变,我们可以窥见动向。
如果说马华公会是代表一方面的政治立场,那么,也有与马华公会不同想法的思潮涌现。1955年的首次全国大选虽然确定了马华的代表性,但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对于宪法的拟定,华人社会又分成派系的斗争了。这可以从1959年大选的成绩看出来。要进一步的探讨华人政治思潮的分化前,我们有必要先研究那些不加入马华或不与马华认同的华人的政治思想。
50年代之初,另外一股标榜着左派,但走温和路线的党诞生,马来亚劳工党及马来亚人民党是其中两个较具代表性的组织。可以这样说:战后以来,华人在政治领域中划分下列的范畴:
(一)头家阶层;
(二)受英文教育的中等阶级及;
(三)受华文教育的中等阶级及工人阶级;
那么,劳工党的涌现,在初期是属于第二类的范畴,到后来包括了第三类的范畴。
《左派劳工党,无法成气候》
劳工党是继自由民主同盟(战后到1948年紧急状态时期,一个标榜非共左派政党,后来自我解散)后,出现的一个较有代表性的、不强调种族的左派政党。
初期,劳工党在不同地区个别成立,如槟城的劳工党成立于1951年5月15日。领导人包括莫哈末稣比(曾任国家稻米局主席,前国会访员及前驻巴基斯坦大使,退休后成为英文星报专栏作家及时事评论员)、叶松纲,蓝玛纳旦(曾任乔治市市长)。
这个政党曾参加1951年12月的乔治市选举,却未有什么表现。数个月之后,在霹雳、马六甲、雪兰莪及森美兰成立了劳工党。他们属于《费边社会主义》(FABIAN SOCIALISM)份子所组成,但1952年闹分裂,其中一派另组人民进步党,由SP及DR辛尼华沙甘兄弟领导。
这些区城性的劳工党,由于感觉力量有限,于是在1952年6月26日在吉隆坡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同意成立组织松弛的泛马来亚劳工党,主席由莫哈末苏比担任。虽然名为泛马劳工党,但仍以个人形象抬着社会主义招牌为主。这个党的大多数领袖是政府公务员,与职工会有关系,他们倾向英国,而对种族主义提出严竣批评。
未完,请看下期:政局变幻莫测,马华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