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龍無首,用九之道:雨傘革命的組織特性
Posted on Thursday, October 23rd, 2014 and under 燧火評論.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before in /home3/myrunners/public_html/itudia.com/share/wp-content/themes/sim/single.php on line 19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sep in /home3/myrunners/public_html/itudia.com/share/wp-content/themes/sim/single.php on line 19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after in /home3/myrunners/public_html/itudia.com/share/wp-content/themes/sim/single.php on line 19
Tags: 雨伞革命
非網絡世代者从網絡外去看香港佔領運動,固然會覺得不可思議,按照一般的理解,去中心化就是烏合之眾,怎麼可能以如此組織方式,進行複雜的抗爭行動。但若進入他們的網絡世界裡,就會發現紀律及服從的關係是不存在的,顯得很鬆散,但卻有其運行的軌跡,彼此之間平起平坐,透過民主協商方式,還是能有效地溝通及協作,而且無遠弗屆,没有時間与空間的限制,反而是他們最大的優勢。
【文/黃集初】
從前讀《易經》時,有一句爻辭是「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就覺得不可思議。一路來出自《易經》的成語「群龍無首」都是貶義,何以《易經》裡的說法是吉呢?從這次香港雨傘革命中,卻彰顯了其中的道理。
雨傘革命又稱佔中運動,原來目標是佔領中環,即香港的金融中心,至今从未佔領過,反倒是成功佔領了金鐘、銅鑼灣及旺角。不過,反對這項運動者卻不這麼認為,所以自稱是反佔中。
佔領運動源自9月22日學生罷課行動,到9月28日,由於香港警察部隊在驅散人群時,發射了87顆催涙彈,激起民怒,於是自發性地演變成遍地開花的佔領行動,形成二大一小的佔領區。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個佔領區是在「群龍無首」的情况下形成。事緣發射催涙彈後,有關集會發起人,學運、學民及佔中三子等,聽聞警方將用橡膠子彈清場時,宣布集會解散、籲請群眾撤退。可是,群眾不減反增,源源不斷從各區湧往金鐘,由於人數太多及金鐘地鉄站被封,於是,群眾在「無大會、無組織、無代表」的情况下,就自然而然地在金鐘以外的地方集結,包括九龍地区的旺角、尖沙嘴(尖沙嘴在10月3日就被清掉了)及港島的銅鑼彎(這一佔領區太小,對大局而言,可以不考慮)。
當情勢穩定後,學運、學民三子回來主持大局時,就只能掌控金鐘佔領區,旺角佔領區則完全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所以,在整個佔領運動中,旺角佔領區是一個值得觀察的重點。
Read More: http://www.pfirereview.com/20141021/?v=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