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 PC 品牌轉型求生,突破零成長
Posted on Thursday, November 27th, 2014 and under 爆点科技.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before in /home3/myrunners/public_html/itudia.com/share/wp-content/themes/sim/single.php on line 19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sep in /home3/myrunners/public_html/itudia.com/share/wp-content/themes/sim/single.php on line 19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after in /home3/myrunners/public_html/itudia.com/share/wp-content/themes/sim/single.php on line 19
Tags: 索尼
年初,索尼宣告退出 PC 市場,三星接著跟進。到了下半年,連研發出全球第一台筆電的東芝,都有意淡出。除了廠商陸續撤退之外,前五大 PC 品牌也走到了生死轉型關口,無不道出 PC 產業的興衰與無奈。
近一兩年,PC 品牌就像過氣女星,少了新鮮、缺乏話題,觀眾一一離席。在科技業快速轉向行動網路、物聯網的時刻,全球五大 PC 品牌全力求轉型,想要續留在鎂光燈下,這將是生死關頭的最後一搏。
五大 PC 廠都老了!
近期美國產業吹起分拆風潮,科技業如 eBay 和賽門鐵克也相繼實踐。點燃這個引信的就是惠普,這家高齡 75 歲的公司錯過了行動浪潮,最終一分為二,力求革新。
在 PC 產業中,不只惠普是老企業,摔下谷底剛止血的宏碁,是成立 38 年的中年企業,聯想、戴爾恰巧都在今年「三十而立」,華碩也進入新陳代謝開始要走下坡的 25 歲。進入後 PC 時代,並非代表 PC 走入死胡同,但迎接零成長已是不爭的事實,老 PC 品牌紛紛展開轉型的旅程。
戴爾、惠普轉攻解決方案
五大 PC 品牌的轉型大致可分為三類,首先是轉型成 IT 解決方案公司的惠普及戴爾,兩家公司除了 PC 產品之外,也是全球伺服器出貨的前兩大巨頭,為了補強資料中心的其他硬體能力,如儲存設備、資安、商業資料分析等,惠普、戴爾猛吞購併大補丸,還不時出現搶親,例如過去的 3PAR 到近期的 EMC。它們的目標明確,鎖定雲端運算興起的 IT 基礎架構、顧問服務、巨量分析的龐大商機。
聯想、華碩拼擴展終端產品
另一類就是以 PC 為基礎,全力衝刺行動終端的聯想及華碩。聯想的方向是朝「PC+」發展,從 PC 延伸到各種裝置,挾中國母市場優勢,除是全球 PC 龍頭,更是全球智慧手機第四大業者,出貨規模僅次於三星、蘋果及華為。
為了走出中國以及專利戰所需的子彈,聯想同樣收購不手軟,近 4 年有公開揭露的投資或合資案就超過 58 億美元,今年初更快速拿下 IBM x86 伺服器和摩托羅拉,震撼業界。
此外,中國網路服務及創業風氣興盛,也影響聯想的轉型策略。今年 7 月,聯想建立互聯網創業平台(New Business Development,NBD),廣邀全球新創團隊加入,合作模式包括參股、技術合作等,第一批產品為智慧眼鏡、智慧空氣淨化器和智慧路由器,雖然現階段此類新創產品的出貨量不大,卻是聯想卡位穿戴裝置、智慧家居的一步棋。
華碩從主機板起家,成功轉型成 PC 品牌,今年再度啟動一波轉型。華碩執行長沈振來明確對外宣示,2017 年將完全轉型為行動公司,屆時行動產品(平板加手機)營收將超過 PC 的營收。不過,以華碩第二季公布的財報顯示,行動產品營收比重約 14%,距離 PC 的 60%,仍有一段遙遠距離。
因此,華碩內部傾全力資源衝刺 Zenfone 智慧手機。華碩明年對 Zenfone 訂下高出貨目標,加上原有代工廠和碩多數產能用以生產 iPhone,因此明年將調整代工夥伴,新增廣達。
宏碁走向雲端
另一類轉向發展雲端的就是宏碁。
宏碁 eDC 經營 10 餘年,為目前要做的雲端服務打下基礎。先前榮譽董事長施振榮回鍋坐鎮後,定調未來方向就是發展自建雲。宏碁自建雲事業群總經理施宣輝解釋,自建雲的發展將分為兩個品牌:第一個是「ab apps」,以消費者為主,提供文件、照片同步等雲端服務,兩年內已累積 400 萬用戶;第二個則是針對開發者夥伴推出的「Acer BYOC empowered」,提供盟友開發工具及認證服務。
除了雲端之外,宏碁也看好物聯網發展,鎖定車聯網、醫療、運算與通訊、智慧家庭四大領域,「物聯網的核心不是『物』,而是『人』!」施宣輝強調,還趁機酸了一下對手,「蘋果是以 iPhone(物)為中心,小至計步器,大至汽車,都是連結 iPhone,並沒有把人當做核心來思考!」
攸關生存轉型壓力大
隨著索尼、三星淡出,2015 年 PC 市場將更集中化,對五大業者相對有利,但轉型能否成功,各自壓力都很沉重。以惠普為例,IDC 台灣區研究副總監江芳韻認為,惠普要走完整解決方案,以往 PC 產品可配合企業 IT 方案一同打入商用市場,但分拆後,兩家公司獨立營運,以 PC 為主的 HP Inc. 公司壓力將大增。
另外,華碩重返智慧手機初期成果良好,但明年若要大幅成長,端視新市場的開拓程度。至於宏碁的雲端業務偏向地域性,而非全球性,不易將規模做大,對企業整體的營收及利潤提升空間就相對有限。
Google 是最大外患
PC 品牌廠除了有轉型壓力,同時還得處理外患,而明年外部最大的壓力,恐怕是來自 Google!Google 在智慧手機、平板以 Android 打造了強大的生態圈後,近 1、2 年開始加強 Chrome OS 勢力,在宏碁、三星、惠普等夥伴助攻下,Chromebook 成功打入教育、標案市場,攻下 PC 領域。
不過,業界人士私下透露,Google 明年在 Chromebook 的重心將放在白牌市場,強力扶植 Local King 業者(地域性的 PC 品牌商)!其實類似的策略已經在手機市場出現,在今年 6 月 I/O 大會,Google 公布了 Android One 平台方案,要讓智慧手機價格不到 100 美元。
3 個月後,Google 公布首波3家合作的印度手機公司:Karbonn、Micromax 及 Spice,清一色是 Local King。明年 Google 就會把 Android One 模式複製到 Chromebook。
Google 選擇與地域性的業者合作,捨棄國際品牌,而且在處理器部分,夥伴將由中國的瑞芯微(RockChip)出線,不難預期,明年 Chromebook 的價格將更犀利。
如此一來,對五 大PC 品牌廠而言,不僅無法從中受惠,自身的產品還會面臨價格壓力。另一方面,Chromebook 價格低廉,也會影響消費者採購 Windows 筆電的意願,將是 PC 品牌明年很大的挑戰。Google 的硬體策略是「硬體模組化」,利用公版做到親民價格,等同削弱硬體開發的重要性,這番與 PC 廠亦友亦敵的關係,將是後續關注重點。
此外,還有一項隱憂值得關注,就是傳聞多時的蘋果 12.9 吋二合一筆電,可望在明年第一季問市,屆時將對 Windows 陣營的二合一筆電市場造成很大影響,特別是聯想、華碩、宏碁重壓二合一機種的品牌,現在就得規劃與蘋果對戰的策略!
PC五大巨頭大出招:
聯想(董事長楊元慶 )
轉型策略:採取PC+策略,從PC產品向外延伸,如手機、智慧電視,全力衝刺規模。 商用市場部分,則強化IT基礎架構實力,收購IBM
x86伺服器部門,成為全球第三大伺服器公司 新亮點:成立NBD創業平台,與新創公司合作開發新型智慧產品,例如智慧眼鏡、智慧路由器、空氣清淨器
惠普(董事長惠特曼)
轉型策略:為求聚焦,將公司分拆為二,鎖定消費市場的HP Inc.、以及商用市場的HP
Enterprise。惠普在全球企業IT基礎建設排名第二大,全球PC市占率也是第二大 新亮點:2015年10月將正式切割成兩家公司
戴爾(董事長麥可戴爾)
轉型策略:為轉型不惜私有化下市,定調成為解決方案公司,持續透過收購,增加企業IT的服務能力 新亮點:伺服器穩坐全球第二大,PC市占率逆勢回升
宏碁(董事長黃少華)
轉型策略:轉型硬體、軟體、服務三合一公司。力求維持PC出貨規模,以穩住獲利。另一方面加速布局雲端,有面向消費者的雲服務,也建立AOP平台,與其他業者合作
新亮點:卡位物聯網4大領域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
轉型策略:轉型行動公司,瞄準三合一戰場:PC、平板、智慧手機,內部訂下2017年行動產品營收將超過PC的營收,正式轉型為行動公司
新亮點:推出ZenWatch智慧手錶,內部也低調布局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