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lass in /home3/myrunners/public_html/itudia.com/share/wp-content/themes/sim/header.php on line 25
class="post-template-default single single-post postid-5707 single-format-standard">
大马时事 国际天地 影视世界 娱乐八卦 心理测验 生活小贴士 宇宙探秘 脑洞知识 揭秘历史 人生励志 爆点科技 其他

为何华文教育要承受被逐步蚕食的痛

Posted on Tuesday, February 18th, 2014 and under 忠政快讯.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before in /home3/myrunners/public_html/itudia.com/share/wp-content/themes/sim/single.php on line 19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sep in /home3/myrunners/public_html/itudia.com/share/wp-content/themes/sim/single.php on line 19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after in /home3/myrunners/public_html/itudia.com/share/wp-content/themes/sim/single.php on line 19
Tags:

为何华文教育要承受被逐步蚕食的痛
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不敌同化单元教育

为何华文教育要承受被逐步蚕食的痛

【前言】

经过华社20多年的努力争取设立独中,教育部却批准了一所命名为“关丹中华中学”(Sekolah Menengah Chong Hwa Kuantan)的学校。在批文发下后引发了争议,尤其是董总要求教育部公布批文内容,却有人挺身而出大加反对,似乎欲保护教育部的“隐私权”。

董总所关心的是该批文是否涉及董事会自主权,这原本是无可厚非之事,竟被有心人刻意转移视线, 诬陷为董总反对某政党,也被蓄意描绘为董总反对隆中华独中的“双轨制”的假象,以达到破坏华教的不可告人目的。

教育部长在批准前的强硬不妥协态度,政治人物发表诸如“独中课程不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并主张开办“新模式”独中的谈话,加上批文没有注明“独中”的校名等,不禁令人怀疑这是一所似乎有独中之名,而无独中之实的中学,决不是一所“真正的华文独中”,最终将沦为一所“变相国中”,为单元教育政策进一步蚕食民族母语教育铺路!

鉴于申办华文独中的目标,已被某些政治人物所散布的似是而非的言论所误导及混淆,致使焦点模糊,社会上很多人都看不清楚问题到底发生在哪里,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甚至一些华教工作者也迷失方向。

这是华教运动在当前形势下面临的严峻考验,华教工作者务须在这场事件中明辨是非,清楚认清单元教育政策对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危害性。开办关丹中华中学引发的争议,将进一步深化华教运动的理念与实践。职是之故,董总决定出版此小册子加以说明,愿
有助于协助我华教同道清楚了解有关课题。

1. 为什么会有华文独立中学问题产生?

50年前,联盟政府强硬通过《1961年教育法令》,华文中学在威迫利诱之下作出抉择,出现下述情况:
a) 接受改制,成为政府资助的“国民型中学”,占多数,约55所;
b) 不接受改制,继续保留为自力更生的民办“独中”,占少数,仅16所。
c) 接受改制,但数年后放弃资助,选择续办独中。

1960年代中期,当局企图断绝独中学生来源,使独中面临绝境;所幸踏上1970年代,华社开展独中复兴运动,独中起死回生,日益发展。至今,我国共有60所华文独中,另加一所柔佛宽柔独中
分校,因此我们习惯地视为拥有60+1所独中。

2. 目前大马华文中学有哪些类型?

我国拥有三大类型中学,即政府国中、政府国民型中学,以及独立中学;而被视为华文中学的是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的60+1所独中;另有78所国民型中学,也称为“改制国中”,只读一科华文,每周上3至5节华文课。不过在《1996年教育法令》下,已无国民型中学之名,而改制国中则被归类为“国民中学”(此政策尚未全面实
施)。严格地说,民办独中才是华文中学。

3. 华社申办的是华文独立中学,不是其他别的类型中学,是吗

华社申办华文独中的意愿,过去四五十年来,从不含糊;是一项光明正大的延续中华文化、发扬母语及民族教育事业的百年大业,也是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自始至今从不隐瞒也从不妥协。在这发展和维护母语民族教育的重大环节上,我们目标明确,昭示天下。简言之,今天华社要申办的不是其他别的类型中学,而是具有全国60+1所华文独立中学那种多元教育特色的华文独立中学,学校主权归董事会所属,更是不在话下。

4. 为什么关丹华社要申请复办中华独立中学?

在彭亨州,每一年约有3000多名华小毕业生,其中有许多学生希望能够到独中继续接受中学阶段的母语教育,却因州内没有华文独中而被剥夺了接受中学阶段母语教育的权利。他们如果坚持要读独中,只好到外州的华文独中就读,结果必须承担庞大的费用,而经济能力不允许的家庭,只能望而兴叹。另一方面,许多父母也不放心让孩子远出外州。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在关丹设立一所华文独中。有鉴于此,复办关丹华文独中是非常迫切需要的。事实上,彭亨华校董联会仅针对关丹县华小所进行的调查就显示,约有3000位家长表示,若关丹设立华文独中,他们将会把孩子送来就读。这在在说明了关丹华社对华文独中的殷切需求。

5. 申办关丹中华独中曾经过哪些波折?

要求复办关丹华文独中的呼声早在90年代就开始提出。20年来,在彭亨华校董联会带动下,展开了许多工作,包括向政府提呈备忘录和申请书;发动签名运动支持复办关丹独中;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工作,以了解家长和学生就读独中的意愿等等。1999年,在彭亨董联会主催的关丹各社团复办独中交流会上,一致议决成立以彭亨董联会及彭亨华团联合会等5个团体代表组成的复办关丹独中工委会,以结合更大的力量来展开争取复办关丹独中运动。虽然当局没有给予任何的回应,但复办关丹独中工委会,特别是彭亨华校董联会,一直通过各种管道来争取。2010年,复办关丹独中工委会决定以吉隆坡中华独中为名,采用分校方式来申办,并一度获得首相纳吉祝福。

6. 为什么说“5·20”和平大集会的成功召开,对关丹独中的申办起着转捩点的作用?

今年“3·25”华教救亡运动万人大会成功举行,紧接着董总展开全国汇报会取得积极的效果。在此形势下,董总主催而由彭亨当地华团主办的“5·20” 和平请愿大会获得全国的积极响应,出席人数大大超出预料,突破5千人,大会一致通过了“全力支持开办关丹华文独中”及“吁请政府俯顺民意,批准关丹独中的开办”议决案,强烈表达了华社的共同愿望,这对当局历来实施的单元主义教育政策形成了极大冲击。“5·20”后,董总团结各种力量,对所谓不可兴建新独
中的“华教契约”论,据理抗争,使到内阁于“6·15”在原则上答应尽快批准关丹独中设立。

7. 教育部长对关丹申办独中问题的“态度”何时突然转变?

尽管申办关丹独中获得首相纳吉的祝福,可是教育部却断然拒绝,突显它坚持实施单元主义教育政策。“5·20”大集会成功举行的两天后,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表示受到多年前达成"共识"及教育法令的限制,而无从批准设立独中。开始时,他说是在制定《1996年教育法令》时有共识,后来改口说是在实施《1961年教
育法令》时达成共识,似乎有意遮掩及对华社强烈意愿视而不见。尽管如此“6·15”内阁会议,还是通过在“原则上允准设立关丹独中”,慕尤丁唯有“急转弯”改变态度,于“6·16”宣布内阁的决定。不过教育部仍有对策,而在“7·27”发出批文时却隐藏内文,就是个中的关键。

8. 对于申办关丹中华独中的官方批文,其首页,为什么没有“独立中学”(Sekolah Menengah Persendirian)的字样?

这就是令人感到非常质疑的地方,按道理既然说是“真的”批准了学校的申办,那么教育部至少要给予正面的公开回复,否则就难以令人信服这当中没有隐瞒。假如提呈申办的是一所“华文独立中学”,现在宣布批准了,但文件上没清楚写明,事情就是不明不白,也就失去公信力。在华教抗争的道路上,大家回头看看自己身上的伤
痕,看看过去华教如何遭受执行单元主义政策带来的各种伤害,我们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而要追根究底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这事,一天没弄清楚,华社一天也不能安心。

9. 据报道,教育部的批文共有7页,现在仅在报端见到首页而已,已让华社产生不解,假如再不公布批文全文,如何令华社放心?

教育部发出批准设立“关丹中华中学”公函已有相当时日,可是,发函、接函双方都秘而不宣,只公布批文首页(关丹申办的是“独中”,首页却没有“独中”字样出现),令人费解;其余6页到底是什么,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知情权”。众所周知,华文独中是公众事业,为什么可以像做买卖一样,只是“你知我知”,旁人一概不得过
问,让华社忧心忡忡?眼看有关人士至今仍站在为教育部的“保密有理”说话,不理会华社的普遍感受,这是极为不明智的态度。可以断言,隐瞒保密绝难堵住华社悠悠之口。

10. 隆中华独中选择“双轨制”,那是董事部的自主选择权限,为什么在“关丹中华中学”批文中硬性规定必须实行“双轨制”,却说它是“新型中学”,到底这是怎么一回事?

从批文选择的名称“关丹中华中学”,已经很清楚告诉公众,这所学校不是申办时说的隆中华独中分校 —— “华文独中”,而是当局所宣称的“新型中学”,但学生又必须按照隆中华独中模式报考国中考试(“双轨制”)。隆中华独中选择“双轨制”,那是董事部的权限,无可厚非;现在当局强制关丹独中必须按照隆中华独中选择“双轨制”,却借口它是“新型中学”,从而剥夺其董事部选择考试制度的权限,这就是要害之所在。今后教育部可好办了,发个批文让华社感恩不尽地筹钱建国中,政府领了恩惠又省钱,而其单元教育政策从此畅行无阻,一举两得;华社却需束紧腰带筹钱去建“国民学校”,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11. 教育部在批文中,强制有关独中必须选择国中考试(PMR/SPM),是否有剥夺独中董事部自主权之嫌?

目前,我国60+1所华文独立中学,分布在半岛和东马各地,由于各地的社会环境有所差别,于是根据各地方的实际需求,由个别董事部因地制宜,调整并决定学校教学课程,学生是否选择参加各项政府或校外考试,完全由学校本身自行编订,不受到教育部的限制;如果学校行政都由教育部强制规定的话,岂不是变成了另类“全新的”改制“国民型中学”吗?当局强制独中学生必须选择参加国中考试,此例一开,也就是蚕食独中董事部自主权的开始,一叶知秋,一定要提高警惕。

12. 当前社会上关注的焦点,是捍卫独中董事部的自主权,不是“双轨制”、“多轨制”、“独中统考为主、其他考试为辅”等等争论,是吗?

是的,华文独中董事部自主权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董事部自主权是没有妥协余地的,几十年来华校权益好些被掠夺而失去,也有的被典当,如今只能退守到了生死的最后防线——董事部自主权,一定要寸土必争,已经容不得再有任何闪失,任何威胁到华校董事部主权的动向,都是牵涉到华教生死存亡的最根本的关键问题。至于
“双轨制”、“多轨制”、“独中统考为主、其他考试为辅”等,只是个别学校董事部自行决定的学制,这种差别不是本质问题,我们必须谨慎处理,避免使自己掉入有心人设置的陷阱而迷失了原来的大方向。

13. 丹斯里方天兴的“华社无需了解批文内容”和“见好就收”的言论,合理吗?

丹斯里方天兴在申办关丹华文独中工作上,同其他知名人士都作出可贵贡献,应该加以肯定;但他发出“华社无需了解批文内容”和“见好就收”的言论,就有不恰当的地方,需要商榷。要知道,独中是华社的共同事业,华社不了解批文内容,无从见到“好”,如何能“收”?要是批文中含有不符合华社意愿,且对华教附带不利的条件,难道也要照单全收?

14. 董总领导人要求教育部公布“批文”全部内容,这个做法过分吗?

关丹中华中学开办获得当局批准,各方都感到欣慰,华社26年来的要求,终于获得正面的回应。但是,由于事关重大,关丹中华中学开办不是单纯地方上的问题,何况有关方面宣称关丹中华中学批文将成为日后批准任何华文独中申办的范例。因此,董总作为全国性的民间教育组织,并且一直站在民族母语教育前线,因责任所在,需要知道这么重大并且带有全国性意义及影响的关丹中华中学批文的实际情况。董总领导人要求知道批文内容,则是很正常及合理的。至于董总领导人向有关方面提出一些应该注意的地方,也是
出于对民族母语教育和华族子弟前途的关怀,这种立场和态度是合情合理的。

15. 面对批文将产生严重后果的问题,华社应如何应对?

温故知新,历史就是最好的教材。我们怎能忘记,几十年来华教历尽的沧桑:1960年代的强迫改制给予华教的无情摧残;为了摆脱华文教育的危机,1973年,华教有识之士发动复兴运动,发表华文独中建议书,达成共识,华教像凤凰浴火重生。全国60所独中,在董教总和华社同胞的艰苦经营下,在1970、80年代注入了新生气息,编订全国独中统一课本和举办统一考试,独中文凭获得国外著名大学承认。今天能有这种亮丽成就,是先辈们用血汗浇灌培育出来的,我们绝对不能因为短视而轻易放弃,自我矮化,接受有可能贬损独中的“批文”,让“新型中学”这种异类来分化独中、分化华社。总之,华社必须提高警惕,团结各种力量,反对单元教育政策对民族母语教育的蚕食和伤害,争取公平合理的教育政策的实现。

【附录一:独中学制的关键】
2012-08-03 星洲日报/言路版 作者:黄和平

关丹准办独中一事引发各种争议,我认為争议的起因,在於忽视了一个关键,即对於独中学制在落实方面的瞭解。不论是单轨制(只考统考),双轨制(考统考和政府考试),或是统考為主、政府考试為辅(非强制性),统统都不是问题,没有甚麼可以非议的。目前全国华文独中所实行的,基本上都是上述3种模式之一。主要问题在於:当独中决策者董事会在做选择时,有没有考虑到该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有人说:按照吉隆坡中华独中的双轨制办学,肯定错不了。君不见该校办得有声有色吗?许多学生都望门兴叹!

但是,这些人是否知道:隆中华独中的学生入学时是经过筛选的,报读者如果不是经过华小校长因成绩斐然而推荐入学者,都须参加入学考试,成绩不达标者都不得其门而入。换言之,能入校就读者,都是成绩优越的学生。这些成绩优越的学生,安排他们同时读两种课程及考两种考试,问题不大。但是,乡村地区的独中,学生来源有限,有的独中即使“照单全收”(美其名“有教无类”),学生人数依然差强人意,哪有条件挑选成绩卓越的学生呢?所收到的大部份学生,不要说要求他们同时选读两种课程,参加两种考试,即使单单要求他们把统考课程读好,足以应付独中统考,已经很不容易了。

回过头来看关丹独中,我们可以预测,学生来源大部份来自彭亨州城镇和乡区,学生程度肯定参差不齐,除非它也倣傚隆中华独中,在收生方面严格把关,精挑细选,成绩不达标者一概不收,否则,要在关丹独中强制实行双轨制,根本不切实际,只会害死学生,结果是两头不到岸。(试想想:如果我们强制国中生读两种课程,除了政府考试再加统考,他们吃得消吗?)

所以,关丹独中董事会在学制问题上作决策时,必须考虑实际情况。至於不瞭解实际情况的外围喊话者,最好深一层去探索实况。当然,关丹独中董事会在学制问题上必须拥有决策权,如果他们只能接受强制性的方案,那麼,他们只能选择成绩卓越的学生,其他成绩一般或是较差的学生,只能继续到外州独中找出路了。

作者:黄和平,霹雳州实兆远南华独中前校长。

【附录二:手握批文大卖关子】
2012/08/04 东方日报/名家 作者: 陈锦松

关丹独中的復办从无到有,几经周折,总算柳暗花明,华社应该感到雀跃万分,敲锣打鼓才是,怎么会突然又有这么多杂音?如果是一所私立中学,它要怎么办,要走单轨制、双轨制、三轨制,以至於多轨制,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一旦涉及独立中学,那就应该把“丑话”说在前头,因为你要面向的是广大的华社,而且要他们“捐助”。办独中,华文教育是它存在的重点。如果捨弃华文为
主,它和国中没有差別,那大家一起去考SPM就好,华社也不必再缴所谓的“第二个税”。

华社有个怪现象,少了一间独中,大家很不捨,但多了一间独中,但却是变质的,大家好像很高兴。如果独中只看到“量”的增加而不去看“质”的提升,有意义吗?董总说得很清楚,他们要看关丹独中的批文,一点都不含糊,因为“错误的示范”必將成为“今后的案例”。华总会长方天兴要董总“见好就收”,问题是没见到批文
又何来个“好”字?

董总站在华教的高度,统考文凭的举办获得社会广泛的肯定与国际的认可。关丹独中的批文公开给董总及广大华社有这么神秘与困难吗?我很好奇。难道华教工作者也制定了自己的“官方机密法令”?

目前,独中存在的办学“轨道”形形色色,大家已经心照不宣,但由於董事部的自主权在,还不至於踏上“离经叛道”之路。事实上,关丹独中的办学是双轨制与否,已经不是问题的焦点,而是关丹独中的批文黑字白纸写了什么,是明文规定必考SPM吗?如果正如方天兴所言没有这个规定,那公开批文却要“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是特意“扰乱民心”吗?

独立中学一向被视为华教的堡垒,华人社会出钱出力在所不辞,为的就是对民族教育的执著与永不言弃,而华文教育的长存就是有赖华人涓滴成河,匯成大川。2005年马来西亚发生轰动国际的“马来西亚警察局惩罚女子裸蹲事件”,闹了老半天,一直以为是中国女子,经媒体的报道,结果引发外交风波,中国表达强烈的不满,网民挞伐声四起,网络更一面倒攻击大马。结果摆了乌龙,后来证明不是中国女子,而是马来西亚国籍的马来女子,马中两国的烽烟四起才一下降温。当时,警方对於是中国女子还是马来女子,搞了这么多天竟没有一个真相,令人如“瞎子摸象”,所有的议论都失去了焦点。

现在关丹独中的爭议失焦,形成各说各话,就如女子裸蹲事件一样。董总要知道的是批文有没有“必考SPM”,因此要看批文,要交给华社公评,而关丹独中是否双轨制或多轨制的爭论已经是题外话。到底是“中国女子”还是“马来女子”,只要一公佈,“继续爭论”还是“皆大欢喜”就此落幕,很快就有了答案,手握批文者还再卖什么关子?

作者: 陈锦松,资深华教工作者

【附录三:关丹独中疑云】
2012/08/04 东方日报/龙门阵 作者: 胡万铎

关丹需要独中。从1990年开始,关丹的华教界就提出復办关丹的中华独中的诉求。大家等了20年,经过520的大集会,经历“历史协议”、“教育法令及政策”种种波折与猜疑下,关丹中华独中的批文终於得到批准。关丹独中成功获得批准,对华社来说是一个突破,也可说是大选前的恩物。它是採用吉隆坡中华独中的模式办学,包括实施“双轨制”,即统考和大马文凭考试平行,必修和必考。新独中的马来文名,为Sekolah Menengah Chong Hwa Kuantan,中文名应为“关丹中华中学”,是一所私立教育机构。

关丹中华中学获得批准固然可喜,但董总领导为了维护独中的权益,为了避免独中的办学原则变质,坚持要求公佈批文细则瞭解详情。董总主席叶新田在昔加末申办华中分校和平请愿大会上致词时说:“因为一所华文独立中学是拥有自主权的学校,其办学方针,包括考试是由董事部决定的,因此我们绝对不能接受教育部为了贯彻单元化教育政策,而强制规定华文独中学生必须报考政府的考试,作为批准办校的条件”,“如果接受有关条件,形同放弃华文独立中学的自主权和特徵,把现有60所独中和未来可能开办的华文独中,置于再度被改制的危险处境。”

在殖民地时代,马来亚联邦政府为了巩固政权,要消灭华文,建立统一的“国民学校”。除了英文之外,仅容许学习一个东方语文,即巫文。他们利用有限的金钱,在方言学校插进“国民班”,並使后者慢慢地增加以代替方言班,以便成功地实现“国民学校”的计划。
这里所谓的国民班,其实便是在原有的华文学校中,选取优秀学生另组成班,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全以英文为教学媒介语文的计划。这些特殊的优秀生班级当然会受到特別待遇,在毕业后也一定会受到殖民地政府的青睞而前途无量。许多华小的子弟被送进国民班就读原因也在於此。

目前我国的教育政策也是因循殖民地教育政策而进行单元教育政策。1962年,许多中学改製成为国民型中学,华教受到严重的摧残而差点灭亡,幸得在復兴运动中,起死回生。独中能有今日的成就是靠大家团结爭取。40年过去了,华教也因为世界局势的转变,不再以维护华教的生存而斗爭。今天双语的教育政策也已形成,华教也隨著国內外的需求而改变。我们可以调查现有的独中办学制度,基本上可分三类,即注重统考的“单轨制”、强制兼考统考及政府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的“双轨制”,以及以统考为主,
政府考试为辅的“非典型双轨制”。

这些转变也使到独中受到极大的衝击。60间独中的办学也因地制宜,各办各的。我认为改变是自然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华教办学的大原则必需保存。根据我所瞭解,有许多独中已经变质,而与国中无异。听说吉隆坡有一所女名校,只上5节的华文课,由初二三起念马来文的史地,学生必须考SPM,否则不录取。它儼然已与国中制度一样。我相信全国並不止此一家。这些默默的改变,是华教的警钟。

今天关丹独中的开办是以吉隆坡中华独中为蓝本。吉隆坡中华招收的都是优越生,精英中的精英,他们可以承受多语教育的压力,但关丹的独中似乎不能,將来可能製造出许多“逃学威龙”。这样培养下一代反而变成害了下一代。要是他们可以承受读书压力,但办的却是国中模式而不是独中的模式,为什么我们要花3千多万元去建一所国中模式的独中呢

作者: 胡万铎,独大有限公司主席。

https://www.facebook.com/zzkuaixun/posts/616407445103007:0



Comments are closed.